
说起徐婷这个名字,现在好多人可能都得想想才能记起来,她是那个90后小演员,演过几部剧,长得挺清秀的那个。时间过得飞快,她走的时候才26岁,那已经是2016年的事了。 徐婷出生在安徽芜湖一个农村家庭,1990年的事,那时候农村条件差,家里穷得叮当响。父母是典型的重男轻女类型,一心想生儿子,结果前头生了六个闺女,她是老三。
家里总共八口人,父母加上七个孩子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为了省钱,父母把两个大闺女送给了别人领养,这在当时农村不算啥新鲜事,但对徐婷来说,意味着她一下子成了家里的“大姐”,啥事都得扛着。 从小到大,徐婷就没享过啥福。父母把所有好东西都给了唯一的儿子,弟弟是家里的宝贝,徐婷她们姐妹几个就是干活的命。家里经济压力大,父母不舍得在闺女身上花钱,徐婷生病了也得不到正经照顾,就那么凑合着。
父母的这种偏心,让徐婷从小就明白,靠家里是没指望的,得自己想办法出头。到了18岁那年,2008年,她参加高考,没走普通路子,而是报了艺考,因为她长得不错,五官清秀,眼睛亮堂堂的。 结果还真让她考上了四川传媒学院的表演系,还是专业第一名。这在村里轰动了,大家都说这丫头有出息,可父母呢?还是那副冷淡样,没帮她出过一分钱学费。
徐婷自己攒钱上学,暑假里啥活都干,家教、洗碗、发单子,硬是把学费凑齐了。可大学读了没多久,就因为钱的问题辍学了,大二那年她就打包行李,揣着300块钱去了北京,当起了北漂。 北京那地方,生活成本高,她住地下室,吃泡面,日子苦哈哈的。但她没闲着,到处参加比赛,选美拿了全国八强,播音也得了一等奖。
这些小成绩让她慢慢在圈子里有点名气。2012年,她22岁,接了第一部电视剧《老爸回家》,从那以后,剧约多了起来,她演了不少配角,赚的钱也开始多起来。 钱一多,家里人就盯上了。徐婷本来就孝顺,把赚来的钱往家寄,帮父母还债,给弟弟交学费,还给家里买了房子。全家八口人,就靠她一个人在外头挣钱养着。
父母不觉得有啥不对劲,反而觉得这是闺女该做的。弟弟上学要钱,家里吃喝要钱,买房要钱,全压在她肩上。她为了多赚点,拼命接戏,高强度工作,身体一天天垮下去。 长期劳累,免疫力低,2016年上半年,她查出得了淋巴癌,具体是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,这种病来势凶猛,得赶紧治。
医生建议化疗,这是标准方案,可费用高。徐婷有点犹豫,父母一来医院,就直接否了这个主意。他们觉得化疗太贵,还怕副作用大,就让徐婷试中医。 这些方法成本低,但对癌症没啥大用。徐婷的身体越来越差,皮肤开始溃烂,全身都烂了,几个月折腾下来,病情控制不住。 2016年9月7日,她在北京的一家医院走了,那时候她刚26岁。她的死讯一出来,圈里好多明星都发了文悼念,但更多人开始议论她家的事。
徐婷的遭遇,不是单纯的病的问题,而是家庭那种吸血式的依赖。父母从她小时候就不重视她,长大了又把她当摇钱树用。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农村挺常见,父母生那么多孩子,就为要儿子,闺女成了附属品。 徐婷考上大学,本来是翻身的机会,可家里没支持,她自己咬牙坚持。北漂那几年,她吃尽苦头,好不容易有点起色,又被家里拖累。弟弟的教育、父母的养老,全让她一个人扛着。
这不是正常的家庭互助,而是纯粹的压榨。她得病后,父母还拒绝化疗,选择那些不靠谱的方法,导致她耽误了最佳治疗期。全身溃烂那种惨状,是癌症晚期常见的,但如果早点化疗,说不定还有救。 徐婷的案例,在社会上引起了关于“扶弟魔”的讨论。所谓扶弟魔,就是女孩一辈子帮弟弟,牺牲自己。徐婷就是这样,她赚的钱全给了家,弟弟上学买房啥的,自己身体垮了也没停。
父母不觉得愧疚,还觉得这是天经地义。她的死撕开了家庭互助的假面具,很多人开始质疑这种以孝为名的吸血。 如今,八年过去了,徐婷的墓地在安徽老家,粉丝偶尔去悼念。她的微博还挂着,最后一条是关于工作的 徐婷的遭遇提醒大家,健康第一,别让家庭变成枷锁。女孩尤其要学会保护自己,别一味付出。
配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